项目组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全面实施分级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坚持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并重的原则,切实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内外学习环境,特别是不断完善对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的多模态节目资源和多媒体学习环境支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实施“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改革,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具体数据详见:教研成果与获奖)
一方面,绝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网络自主学习任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功体验又激发了进一步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另一方面,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英语的形式丰富多样。近几年,完成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学生继续自主学习英语,踊跃报名挑战对听、说、读、写、译要求较高的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商务英语等级考试和各类出国考试。
在线资源的点击数逐年增加,如“英语在线”2006年至今点击超47万人次;“视频点播”2007年底至今点击61万多人次;2009年至今“数字化外语实验教学中心”点击12万5千人次;“外语教学中心”点击5万多人次。
2007年对学校2006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181份有效问卷)的结果显示:85.08%的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1学年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91.16%的学生同意或非常同意教师在自主学习中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2010年针对2008级、2009级和2010级大学英语起点为1、2、3级学生的问卷调查(111份有效问卷)显示:87.39%的学生认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定位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88.28%的学生认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2004年实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大学英语四级英语考试一次性通过率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年全面实行多元课程修读体系后,四级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有了明显的上升,有力地证明了全校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2006至2010学年学生赴境外交流访问人次达284。国际交换生数目逐年上升,尤其是近三年来每年都以60%左右的速度增长。近五年来,有292名学生(专业涉及文、理、工科等)参与了交换生项目中的短期或中长期交流。参加校际交换的学生反映自己的外语语言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国外的学习与交流,部分学生还是同级别国际交换生中外语学习方面的佼佼者。这些学生良好的英语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自2004年学校实行大学英语教改以来,在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学生良好的英语成绩为研究生升学率的稳步上升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随着英语水平的显著提升、英语沟通能力的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和意识明显增强。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参与国际竞争,设计学院学生自2008年起问鼎专业最高奖项“德国红点”奖(工作语言为英语)。近三年,学生共获得德国红点IF概念奖、工业设计大奖共计17项。
学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必须具备良好的英文摘要翻译功底,以满足高质量学术期刊的要求。近几年,学生发表论文总数明显上升,高质量论文数目显著增加。以食品、物联网学院为例,自2008年,学生在SCI、EI、CSCD及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2篇,其中SCI论文2篇,EI论文5篇,CSSCD论文21篇。
学校75名志愿者参与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提供语言翻译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中国高校之窗网站做了 详细的报道。
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的网站上指出: “志愿者们的真诚微笑和热情服务受到了中外游客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9年3月,150余名学生作为外语志愿者参加了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了翻译和咨询等外语服务,受到了各方好评。
学生积极投身各类国际会议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现出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又能够运用英语同参会的国际友人交流和讨论各类话题。例如:和诺贝尔奖大师零距离接触。当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Ferid.Murad教授给广大师生作了精彩的讲座后,学生们提出了一些问题,由此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教改至今,每年学校都有1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外资单位,将英语真正运用到工作中,其英语应用能力受到外资企业(例如宝洁、希捷、联合利华、柯达、嘉里粮油等知名外企)的认可。
自2006年以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和“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重大赛事。经过层层选拔,我校学生多次入围全国总决赛。这些比赛水准高,竞争激烈。我校学生在外语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参赛,捷报频传。参赛佳绩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